中国近几年受辱?

倪瑞晗倪瑞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挨打”是中国特色,我们习惯了! ————————“被侵略”是历史事实,我们已经承认了! 21世纪初,中国遭遇了所谓“亚洲挫折”(美国《全球战略》语)。

2001年,“入世”谈判刚刚尘埃落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迅猛发展;当年12月,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我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会晤,双方就加强各方面合作达成一致意见。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1年底至2002年初,发生在新疆、云南的两起恐怖主义爆炸案将刚刚走出“闭关自守”大门的中国再度推向国际舆论的焦点。 2001年12月25日,北京西单商业区发生中国第一起利用汽车炸毁银行储蓄所的案件,造成52人死亡,70人受伤。

2002年1月5日,云南省昆明市火车站附近发生一起爆炸案,造成20人死亡、130人受伤。这两起案件被国际媒体称作“西单爆炸案”和“昆明火车站爆炸案”,其恶劣的影响和惨痛的损失令人们至今心有余悸。 “西单爆炸案”的发生地西单商业区是中国首都重要的商业街之一,“昆明火车站爆炸案”则导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于暴恐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而造成重大伤亡的旅客列车脱轨事故。这两次事件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第一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暴力恐怖案件。

随着两起事件的迅速发酵,国内外民众对中国政府处理这类案件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有海外媒体甚至借题发挥,指责中国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行动方面的消极反应,并将之与“九一一”事件相提并论。 中国政府在此过程中展现出的强烈危机意识和果断处置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首先,中国政府及时通过多种官方渠道向国际社会公布了案件的调查结果,澄清了有关本案的多重嫌疑对象,并公布了对涉案人员的惩处结果。

其次,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保持广泛而密切的沟通协调,主动分享信息,共同打击跨国犯罪。 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对印度移民犯罪嫌疑人的引渡,该案的顺利解决有效遏制了跨国犯罪的猖獗势头。

中国政府还以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陆续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和集中抓捕行动,有效地遏止了此类案件的发案势头。 回顾过去,“西单爆炸案”与“昆明火车站爆炸案”虽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昆明火车站爆炸案”是境外恐怖势力直接策动、组织指挥的一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而“西单爆炸案”则是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为了实现其所倡导的“民族独立”目标而实施的自杀性暴力攻击活动。

对于这两起事件的不同性质和来源,我国政府一直予以明确的区分,并积极借助外交途径与有关国家进行协调配合,共同打击犯罪。 从这个意义上说,“挨打”确实是中国特色,也是历史的必然。让我们牢记历史,继续前进!

桓意惟桓意惟优质答主

中国在近代史上确曾备受屈辱,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几乎一直被称作“东亚病夫”。然而,这些距今多数已一个多世纪以上,如今仍喋喋不休念叨“中国受了100年辱”,就有点不靠谱了。

中国人的自信心从哪里来?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来。现在,中国不但国力日益强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国际舞台上也受到更多尊重,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人应该也必然更加自信。

“挨过日本帝国主义的打”、“被八国联军欺辱”等说法,也值得商榷。实际上,日本那场侵华战争在当时是不得人心的,日本国内对军国主义政府就有很大反对声音,大量日本民众因战争生活困苦不堪,而全世界也都对日本的侵略行径表示反对。所谓“挨日本打”,实际上是在国际正义力量和日本国内反对战争声音的拥护下,中国战场成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至于八国联军侵华,当时中国清朝政府是独裁专制腐败无能的,因此也是不得人心的。

中国人在抗击侵略者过程中,表现出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气概,这是民族自信的精神之源。在反对外来侵略中,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空前团结,视侵略者犹如猛虎豺狼,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奋起抗击,取得了最后胜利,这种不畏强暴的民族气概成为民族自信的不竭源泉。抗战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以及新四军刘老庄连等英雄儿女,谱写了中华儿女威武不屈的辉煌篇章。

中国人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敢于胜利、自强不息的气概,这是民族自信的壮丽彩虹。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把中国的抗战之路照亮了,成为民族自信的精神旗帜。

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魂,这种魂从未断过,将来也不会断。5000年文化,3000年的有文字记载(包括甲骨文),这是世界独一的。五千年,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